国家科技成果评价
国家科技成果评价项目简介
科技成果评价是指按照委托者的要求,由具有评价资质的第三方专业机构聘请专家,坚持实事求是、科学民主、客观公正、注重质量、讱求实效的原则,依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对被评价科技成果进行审查与辨别,对其科学性、创造性、先进性、可行性和应用前景等进行评价,并做出相应结论。对成果的知识产权不做评价。
一、评价政策依据
(一)历史革沿
1.我国从1961年开始实行科技成果鉴定制度。国务院印发的《新产品、新工艺技术鉴定暂行办法》。
2.1987年10月26日国家科委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
3.1994年10月26日国家科委令第19号发布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
(二)科技成果鉴定改革
1.2003年5月,科技部、教育部、中科院等五部委共同出台了《关于改进科学技术评价工作的决定》(国科发基字〔 2003〕 142号)。对科技成果鉴定的改革提出了原则要求,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评价制度,积极鼓励和支持从事科学技术评价的社会中介机构的建设与发展,建立健全评价机构资格认证制度。
2.2003年9月,科技部出台了《科学技术评价办法》国科发基字〔2003〕308号。科学技术评价工作一般应由委托方委托专业评价机构组织专家进行。各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一般不对被评价方自行提出的要求组织成果评价。
3.2004年,国务院发布第三批行政审批改革意见(国发〔2004〕16号),要求改变成果鉴定管理形式,由政府科技管理部门指定专业机构组织专家进行评审。
4.2006年,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要求改革科技成果评价和奖励制度。
5.2008年国务院批准科技部的三定方案职责调整(国办发〔2008〕58号):将科技成果评价工作交给社会中介组织 。
6.2009年10月,科技部正式启动了科技成果评价试点工作。科技部办公厅文件(国科办奖〔2009〕63号)。
7.2014年7月,我国全面开展科技成果评价工作(国科奖字〔2014〕28号)。
(三)国外科技成果评价制度建设
1.美国。委托一大批高水平 、相对稳定的社会咨询评估机构,包括企业和非营利机构,承担具体的评估活动。
2.英国。政府只从事国家科技政策和科技发展计划的评估,而涉及具体科学研究项目、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的评估则交给研究机构和中介机构完成。
3.日本。评价主体是独立于被评价机构和评价机构的第三方,而且评价重点是在事前评价和事中评价。
俄罗斯。为独立的中介评价机构,而不再是政府的管理机构。
二、科技成果鉴定与评价的异同
相同点 |
不同点 |
都是对科技成果的真伪和水平进行评判
|
法律责任主体——鉴定不明确,评价明确。 涉及范围——鉴定主要是技术开发和社会公益,评价增加了软科学。 申请受理—前者申请表;后者签订合同。 评审方式—前者定性评价;后者定性与定量结合。 评价内容不同:前者主要侧重技术和水平鉴定,后者包括技术、水平、应用价值、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专家组成:前者7人以上,技术专家占2/3;后者7人以上,专家包括技术专家、科技管理专家、投融资专家、财务专家。 保密要求—前者没具体规定;后者定为政府评价。 费用要求—前者不明确;后者明确以合同形式。 申请受理不同—前者申请表;后者签订评价协议。 |
科技成果评价组织与实施
科技成果评价与确权是企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项目申报的指定附件(技术创新程度评审得分点),是项目招投标、市场推广的佐证依据,更是科技成果交易、项目融资估值的主要标的。
(一)科技成果评价的对象
由组织或个人完成的各类科学技术项目所产生的具有一定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具备科学性、创造性、先进性等属性的新发现、新理论、新斱法、新技术、新产品、新品种和新工艺等。
(二)科技成果评价范围
1.技术开发类应用技术成果、社会公益类应用技术成果。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促进社会公益事业而进行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后续试验和应用推广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计、新产品及技术标准等,包括可以独立应用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和引进技术、设备的消化、吸收再创新成果。
ü 2.软科学研究成果。是指为决策科学化和管理现代化而进行的有关发展战略、政策、规划、评价、预测、科技立法以及管理科学与政策科学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软科学研究报告和著作等。软科学研究成果应具有创造性,对国民经济发展及国家、部门、地区和行业的决策和实际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三)科技成果评价与确权项目需具备的条件:完成单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已通过具有检测资质单位的检测;已经过中试并有应用;依法取得了相应的行政许可;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四)科技成果评价与确权项目需提供的材料:技术研究报告、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报告、专利受理或授权证书、检测报告、科技查新报告、执行的标准(国标、行标、企标)、用户意见、行政许可文件、企业营业执照、其他证明文件(高新企业证书、科技奖励证书、承担科技或产业化计划项目证明、中标文件、发表的论文等)。
(五)科技成果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
1.技术创新程度、技术指标先进程度;
2.技术难度和复杂程度;
3.成果的重现性和成熟程度;
4.成果应用价值与效果;
5.取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6.进一步推广的条件和前景;
7.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六)科技成果评价流程
(七)科技成果评价形式:通常采取会议的形式进行,评价单位依法对科技成果评价结论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承担评价机构相应责任。项目通过评价后,7-10个工作日内颁发科技成果证书、科技成果评价证书、科技成果登记证书,批次录入国家科技成果库。